开国将帅中蚂蚁策略,许多人对毛主席怀有深厚的感情,陈士榘便是其中之一。1927年9月,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,年仅18岁的陈士榘也参与其中,尽管当时他并不认识毛主席。在部队的日常行军中,常有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战士们的队伍中,他今天在这个连队,明天又在另一个连队,有时还帮忙挑担子、做炊事工作。
陈士榘对这位神秘男子充满好奇,于是悄悄向营长杨立三打听,才得知这位壮汉竟然就是毛主席。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三湾进行改编,陈士榘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随即跟随部队前往井冈山。到了11月下旬,毛主席指挥红军攻占了茶陵,顺利地将敌人赶出了城。可没过多久,团长陈浩却开始作威作福,整天花天酒地,打骂士兵,压迫百姓。谭震林批评他,然而陈浩依旧我行我素。
在这种情况下,陈士榘被派往井冈山向毛主席报告情况。得知陈浩的所作所为后,毛主席十分愤怒,亲自写了一封信,严厉批评了陈浩的行为,并让陈士榘带回这封信。陈浩读过后,终于有所收敛。此后,茶陵工农兵政府成立,县政府由三个常委组成,分别代表工人、农民和士兵。陈士榘担任士兵代表,工农兵政府主席是谭震林。
展开剩余76%几天后,毛主席亲自来到茶陵,见到陈士榘时,笑着说:“你也成了县太爷,真是个‘山大王’了!”茶陵工农兵政府的成立让敌人感到极度不安,随即派重兵进攻。此时,陈浩因为害怕敌人太强大,竟然准备带领队伍投降敌人。毛主席接到报告后,命令陈士榘带兵将陈浩逮捕,成功化解了这一危机。
不久后,陈士榘跟随部队回到了井冈山。那个时候,井冈山地理条件恶劣,土地贫瘠,物资匮乏,部队的补给困难,甚至连朱德总指挥都得下山挑粮。随着敌人分兵四路围攻井冈山,毛主席和朱德带领一部分主力向赣南进攻,而彭德怀则留守井冈山。然而,由于兵力有限,再加上叛徒的背叛,井冈山最终失守。
之后,陈士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创建蚂蚁策略,参与了五次反“围剿”战役,并担任过参谋长和军事主官等重要职务。1934年4月,毛主席因李德等人的排挤离开瑞金,开始前往赣南一带进行调查,而陈士榘则负责一路的安全保卫工作。毛主席得知陈士榘因家境贫困未能继续上学后,亲自送给他一支铅笔,并鼓励他在战斗空隙时要努力学习。
然而,由于李德的错误指挥,中央红军未能抵挡住蒋介石的第五次进攻,不得不开始长征。1935年4月,为了掩护主力部队,红一军团决定攻占定番,并将这一任务交给时任教导营营长的陈士榘。陈士榘巧妙地指挥部队,命令前方排借用敌军服装,冒充国军,成功占领了定番,并缴获了大量物资。
毛主席很快到达定番,听陈士榘汇报后,他微笑着对大家说:“你们看,陈士榘指挥得当,他学会了与敌人玩些小花招了!”毛主席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陈士榘的士气。几个月后,红军行至腊子口,陈士榘带领一支小队为中央机关开路。在翻越山岭一整天后,他们发现前面有一个深沟,无法通过。如果此时遇到敌人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陈士榘焦急万分,满脸通红,情急之下看向毛主席,没想到毛主席没有一句责怪,反而拍拍他的肩膀,示意他转身返回。第二天,毛主席见到陈士榘后安慰他说:“昨天的路算不得什么,我一爬山就精神起来。”听了毛主席的话,陈士榘才松了口气,紧张的心情也得以缓解。
到达陕北后,陈士榘曾担任红4师参谋长和红30军代军长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陈士榘成为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参谋长,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。在广阳伏击战中,他亲手俘虏了第一名日本兵,这也是八路军在战场上捉到的第一个日军俘虏。1938年3月,陈士榘在午城与敌人激战,身负重伤,紧急送往后方治疗。毛主席得知后,亲自派人前来看望,并送去200元钱,叮嘱他安心养伤,早日归队。陈士榘深受感动,因为在如此繁忙的时期,毛主席依然关心着自己。
抗战胜利后,陈士榘继续参与解放战争,担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及兵团司令,在多场战役中屡立战功。新中国成立后,陈士榘长期担任工程兵司令,为“两弹”基地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在“文革”期间,尽管许多老干部遭受迫害,陈士榘却始终未受到冲击,主要是因为毛主席的保护。毛主席曾在一次接见中握住陈士榘的手说:“陈士榘同志,如果党内真有山头的话,我们也是一个山头,都是井冈山的!”
有了毛主席的这番话,陈士榘才得以安然度过“文革”风波。1973年底,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,陈士榘虽然不是大军区司令,却被毛主席亲自点名,要求他出席会议并给予鼓励。毛主席对他的关心可见一斑。陈士榘对毛主席的感情也极为深厚,常常与子女们谈起毛主席的往事。
1995年夏季,陈士榘将军病重蚂蚁策略,众多老战友纷纷前来探望。临终时,陈士榘依然紧紧攥着毛主席亲手送给他的那支半截铅笔。虽然这支铅笔已经磨损多次,但对于陈士榘来说,它依旧是无价之宝。张震见状感叹道:“他这是下辈子还想当毛主席的兵啊!”陈士榘将军于7月22日去世,享年86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杨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